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顾问 > 营养健康解决方案 > 人群推荐
9岁女童被蜱虫钻进头皮吸血1个月 被蜱虫叮咬后危害有多大?
发表日期:2022-06-18 16:57:22    阅读数:680 

每年4~8月份蜱虫异常活跃,常见于山东、河南、湖北安徽和浙江等多个省份。蜱虫携带的病原体达到上百种,包括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和螺旋体等。蜱虫叮咬的危害不只是局限于吸血,在吸血过程中也会传播疾病,以至于威胁生命。

“那只蜱虫的头扎进我女儿头皮里,只剩下接近肤色的肚子,摸上去软软的,我一直以为是颗痣。”6月9日上午,回忆起在女儿小雅头上吸血一个多月的蜱虫,长沙市民赵女士后怕不已。被蜱虫吸血一个多月,没有出现感染的小雅算是幸运的。近日,河南信阳一位七旬老人因感染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(俗称“蜱虫病”)去世,另外还有3人关联被传染也不幸去世,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。随着夏季的来临,蚊虫生长旺盛的时期已到,专家提醒,蜱虫、隐翅虫这样的毒虫不得不防。小雅今年9岁,是长沙一名小学生。

一个多月前,她的头上突然长了一颗接近肤色的“痣”。妈妈发现,这颗痣“生长”非常迅速,因担心恶变,带着小雅来到医院。医生仔细检查发现,这颗“痣”竟是一只活的蜱虫!万幸的是,小雅没有出现局部红肿、疼痛的症状,也没有出现畏寒、发热等不适,和这只蜱虫“和平相处”了一个多月。医生采取医疗手段,对蜱虫进行了处理,目前孩子恢复良好。

被蜱虫叮咬后危害有多大?

被蜱虫叮咬后,易出现胃肠道不适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发热等,有些病例会出现头痛、行动困难、肢体抖动以及肌肉关节酸痛等,被叮咬处皮肤有红色的丘疹斑疹,又或是出现风团皮疹。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,被蜱虫叮咬后易诱发严重的症状,病情发展速度快,可能会造成出血热、森林脑炎或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,以至于威胁生命。

被蜱虫咬伤后该如何处理?

1、不能用力拽

被蜱虫叮咬后,含口器的头部扎在皮肤中,用手或工具使劲拽蜱虫,易造成虫体破裂,刺激蜱虫分泌大量毒液;蜱虫头部也会在体内残留,从而增加感染几率。

2、酒精麻醉蜱虫

用酒精麻痹蜱虫,把消毒过的镊子贴进皮肤,轻轻的夹住蜱虫头部,缓慢向上提起,把蜱虫取出之后再对伤口消毒。

3、选择正规医院就医

通过专业消毒处理和抗炎治疗,能最大程度降低后遗症发生。值得提醒的是,取出虫体后应多注意观察,一旦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头痛和红斑等应及早就医。

温馨提示

尽量不要去草丛或树木茂盛的地方游玩;去户外游玩前,应喷洒驱虫喷雾;穿长衣长裤,袖口、腰部和腿口要扎紧,穿浅色的衣服,有利于及早发现蜱虫;回到家后应仔细观察身体或衣服上有没有异常。

文章摘自:https://www.familydoctor.cn/a/202206/2813392.html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知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