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毒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慢性疾病长期累积的结果,同时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会加快向尿毒症发展进程。尤其是以下4种慢性病必须积极治疗,以免拖成尿毒症,再后悔已经为时已晚。
哪些疾病会拖成尿毒症?
1、糖尿病
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越来越低龄化,30%的尿毒症是由糖尿病转化而来的。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,最让人可怕的是急性和慢性并发症,最常见的莫过于糖尿病肾病。持续处于糖尿病肾病状态会引起肾小球硬化,肾小球系膜区扩张,从而影响肾功能,最终诱发尿毒症。糖尿病尿毒症可分为5期,分别是肾小球滤过期、静息期、微量尿蛋白期以及临床期最后发展成肾功能衰竭期。糖尿病肾衰竭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,若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,会使得病情越来越严重,从而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,最终导致患者丧失最基本的劳动能力或死亡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血糖以及干体重,控制盐分和油脂摄入,选择对肾脏毒性比较小的降糖药物。若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控制差或已经有肾功能损伤时,可改用胰岛素。当合并高血压时需积极降压治疗,定期做尿蛋白和血糖检测。
2、泌尿系统疾病
泌尿系统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高危因素,尤其是肾病。每一个肾病都有可能发展成尿毒症,尤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,其主要症状是血压持续性升高、血尿以及蛋白尿,若没有积极治疗会导致肾功能快速减退,从而发展成尿毒症。另外,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也会增加患上尿毒症风险。平时要多喝水,多排尿,不能憋尿,以免引起肾小球肾炎。注意局部清洁和卫生,每次大小便后要从前往后擦拭,同时用温水对局部清洗。
3、高尿酸血症
尿酸是嘌呤物质的最终产物,当体内嘌呤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时可引起高尿酸血症。血液尿酸持续性升高可使得尿酸盐结晶,沉淀物会在关节软组织处堆积,进而诱发痛风结节。尿酸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堆积可损伤肾小球,进而引起肾功能不全,甚至导致肾衰竭,最终诱发尿毒症。日常生活中要远离高嘌呤食物,如啤酒、动物内脏和各种浓汤等。合理用能抑制尿酸生成和加快尿酸排泄的药物。
4、高血压
相当一部分高血压可发展成尿毒症,因为血压居高不下会增加肾小球压力,从而引起肾功能不全,导致肾脏处于缺血和缺氧状态,进一步升高血压,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状态,诱发尿毒症。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降压药,不能自行减药或突然停药。每周至少监测两次血压,根据血压检测结果,调整好用药量。
温馨提示
若想要预防尿毒症,需积极治疗以上疾病,控制血压、血脂和血糖以及尿酸,维持正常体重。远离一切对肾脏有损伤的行为和物质。
文章摘自:https://www.familydoctor.com.cn/shen/a/202009/2633477.html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知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