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顾问 > 营养健康解决方案 > 人群推荐
女子过度运动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?为什么会出现横纹肌溶解?
发表日期:2022-08-01 17:01:30    阅读数:560 

横纹肌也就是骨骼肌,分布在身体多个部位,包括四肢、腰背部、胸部和肩膀处等,骨骼肌占全身重量的40%左右。当肌肉受到严重损害后,骨骼肌破溃,其中的酶释放入血液中,阻塞肾小管,导致急性肾损伤,严重时会造成肾衰竭,那为什么会出现横纹肌溶解呢。

近日,浙江绍兴的小朱因工作时一直坐着,晚上回家后便跟着视频跳操,出汗又舒展筋骨。刚开始的时候每天跳2个小时,强度不大,也没出现不适,几天后小朱加大了运动量,结果下肢肌肉开始出现酸痛。起初她没有重视,直到症状不断加重,尿液颜色变成酱油色,才意识到情况不对。经过检查,小朱的血肌酐、肌酸激酶、乳酸脱氢酶等指标都严重偏高,医生考虑她患的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。据了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挤压、运动、高热、药物、炎症等各种原因,导致横纹肌的破坏和崩解,使机体肌酸激酶、肌红蛋白等肌细胞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,引起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。经过治疗,小朱的症状明显好转,医生对此提醒锻炼时一定要注意运动方法。

为什么会出现横纹肌溶解?

1、突然做剧烈运动

以前没有运动习惯,突然投入剧烈运动中,超出身体所承受的范围,易造成骨骼肌破裂和溶解,太多肌红蛋白进入血液,从而造成横纹肌溶解。

2、抽搐

因为某些因素而使得肌肉被动的剧烈抽搐,从而造成骨骼肌破裂和溶解,诱发横纹肌溶解。

3、受到感染

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、发高烧以及打寒战等,均会造成肌溶解,因此应积极预防这些因素。

4、其他因素

吃太多海鲜或药物等,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和降血脂药物,同样也会诱发横纹肌溶解。

横纹肌溶解会带来哪些危害?

横纹肌溶解主要特征是尿液颜色变深、全身乏力以及发高烧等,没有及时治疗可导致心力衰竭,主要表现为胸闷和呼吸困难,严重时可威胁生命。

温馨提示

对于不经常活动、体质虚弱者来说,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,做到量力而行;运动前若有身体不适,还需立即停止;运动前中后适当的补充水分。对于长期服用降脂药物的人群来说,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肌酸激酶,以便于及早发现异常。

文章摘自:https://www.familydoctor.cn/a/202207/2826506.html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知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